70后送气工也许是最后的送气工:60后已经背不动煤气瓶了
2021-09-04 14:03:12
  • 0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
70后送气工也许是最后的送气工。

家乡湖北送气工群里流传几封信,有写给上游气站的,有写给同行的,主基调是呼唤上游气站让利,期待同行避免恶性竞争。这些信中,有一个信息深深触动了我,“送气工十个中有八个是70后,这代人是最不容易的。”

70后送气工信里说了什么

比70后更小的年轻人多不爱写信了,写信似乎是70后及更年长者的专利。

70后送气工在写给武汉某燃气公司领导的信里说,今年,送气工送一瓶气只赚10块钱左右,还要负担房租水电、生活费、罚款。希望燃气公司为低层想想,合理分配利润。

信里提出普通送气工几点愿望:

一是以公司名义出台零售价格,哪个供气点扰乱市场,就不向其供气。

二是合理分配拖气方、供气点、气站利润。

三是定期组织学习《武汉燃气管理条例》及《城镇燃气管理条例》相关条款。

送气工写给同行的信,则指向同行恶性竞争:送气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生意,忍气吞声,一桶水背上六七楼都有上楼费,而我们有些同行送气到六七楼不加费,好多都是同行杀价;一个新餐饮开业,一百个人去报价,免费送气,免费送管道,阀门胶管更不谈。

送气工在信后拷问同行:我们送气人的力气就那么不值钱,大家都是为了糊口,为什么现在送气行业越做越贱,就是有一小部分人为了私利伤害这个行业,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,好多人会无奈被淘汰,不是危言耸听。

送气工是一个出卖体力的职业

就像《中国在梁庄》《出梁庄记》作者梁鸿家乡许多人从事校油泵职业一样,家乡湖北许多进城农民介入液化石油气这个特种行业,以送气为生,往往开一个小店,从上游气站进货,就近送给家庭和餐饮业用户,赚取差价。两夫妻一个月送1000瓶家用气左右,一年能攒下十万八万,也算一门养家糊口的营生。

这些年,因为乡土调查,走过不少地方,借着探望乡亲的机会,看过不少送气工,他们往往栖身城郊或城中村,周围环境相对复杂。

那次在西南一个省会城市见了送气的小Q一家,他们请我走去附近一家饭馆,小Q夫妻和儿女聚到一起相陪,摩托车上载着气瓶。饭吃到一半,有夜市用户电话要求他们送气,小Q的儿子立即放下碗筷,将空瓶取下留在店里,从店里取一瓶气,装车出发。

原来,饭馆是他们的老主顾,他们常来吃饭,就储存几瓶气在这里,吃饭时有客户需要送气,他们就近从店里取了气送去。

送气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职业,多发生在做饭时间。客户发现气用没了,往往电话过来,要求立即送去;即使客户提前知道要送气,也选择工作之外时间送气。

而今,小Q夫妻不做送气营生2年了,小Q的儿子媳妇离开西南某省会,转去西北某省会继续送气营生。

跟小Q一家的经历类似,近几年,送气工成为一个仓皇的职业,不断在省市之间辗转,哪里利润空间大一点就转向哪里,部分人放弃了送气营生。

70后送气工也许是最后的送气工

离开送气行业的小Q是60后,自己感觉背煤气吃力,有些力不从心,就借着行业“合仓”的时点放弃了。送气工在心中问同行,送气久了有几个腰不疼的?以后年龄大了还能从事这行业吗?

在家乡,50后60后曾经是送气工主体,近几年陆续退出,原因大同小异。他们的后代中,不少人跟着做送气工,接过了父辈的衣钵,这是70后成为送气工主体的原因。

而今,最大的70后51岁了,已经开始退休了。

《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、退职的暂行办法》规定的退休年龄是:男年满六十周岁,女年满五十周岁,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;男年满五十五周岁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,连续工龄满十年的,从事井下、高空、高温、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。

参照办法,送气工可以归入高温、特别繁重体力劳动范畴,女性多进入退休年龄,男性则接近退休年龄,年岁渐长叠加身体力不从心,许多70后将告别送气行业。

就像这代人感慨的,没有多少文化,年纪又大了,想换个职业都没有人要。

环顾紧随70后的80后,多数人受过良好的教育,已经不愿意进入送气工行业了,更多人选择了快递、外卖等行业出卖苦力。

再往后看,90后、00后抗拒邋遢的送气行业,基本不可能进入送气行业。

这样看来,70后送气工也许是最后的送气工。想到这,不免对身边的送气工多看几眼,发现他们背负着一个家庭,踉踉跄跄走在送气路上,留给时代一个负重前行的背影,他们负重爬楼的样子很美。

2021-09-04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