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祖爱缺失中长大的人,一生都在治愈童年
2022-07-31 11:39:3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隔代亲制造的祖爱温暖一生。

看到《孙子给75岁奶奶装了一个可视门铃,看到这样一幕幕》,结果奶奶变成“分享狂魔”,每天在镜头前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。这也许就是天伦之乐,忽然心有所动: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好!

这恰恰是我的心病!

我没见过爷爷奶奶和外公,对外婆唯一的记忆,是她躺在房间地下。这是家乡农村习俗,弥留之际的老人,最后时刻从床上移到地下,不让老人在床上去世,说是可以接地气。人们对这样做的解释是,躺在床上走的人,离世之后去哪里都要背着床。

我在祖爱缺失中长大,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
走在市井街巷,见了含饴弄孙的场景,忍不住慢下来多瞅几眼,感受眉眼之间的隔代亲。

看到孙辈弥补祖辈年轻时的缺憾,为祖辈补拍婚纱照,将祖辈打扮成潮人,不由自主回望自己空荡荡的祖辈记忆库。

小时候父母忙,我们兄弟姐妹又多,家里没有祖辈看护,贴墙邻居四婆义务担起责任,在守护自己孙辈的时候,帮着看护我们。

“你爸爸好可怜,是个孤儿。”

四婆说这句话时,就开始不厌其烦的讲述,说父亲的姐姐三岁多时被疯狗咬死,七八岁时母亲“拿了脚”(离家出走的意思),十五岁时死了父亲,到族亲家放牛。

小时候不懂刨根问底,父母也很少回忆家庭旧事,等到对家史起了好奇,年迈的父亲已经记忆模糊,中风失语的母亲口不能言,能够打捞的只有记忆碎片。

将爷爷墓碑上的每一个字认真读下来,知道他生于1888年,没有具体日期;卒于1953年旧历二月二十。

爷爷50岁时跟奶奶生下我的父亲,奶奶离家出走而来又离家出走而去,这是爷爷一生孤苦无依的源头,童年时走了母亲,少年时没了父亲,成了彻头彻尾的孤儿,埋下了我们兄弟姐妹祖爱缺失的根。

到我有记忆那年,邻县汉川脉旺镇来信,说奶奶去世了,是奶奶的两个儿子来信告知的,他们是父亲同母异父的兄弟。第一次清晰地知道,奶奶从汉川脉旺镇来,抛下了自己的两个儿子。老人离世前说了心愿,想归葬第一个夫家,终于没有如愿。她在后面两个夫家都没有留下孩子,弥留之际知道有儿孙的地方才是家,想回到生活的原点,但最后的夫家没有同意。

父亲带着我赶去奶奶第一个夫家时,奶奶已经安葬,父亲跟着家人去了墓地,留下我跟着同辈哥哥在家门口汉江船上玩耍,跟奶奶坟墓失之交臂。

2015年带着父亲重回汉川脉旺寻根,我想去看看奶奶坟墓,家人遗憾地告诉我,多年没去上坟,恐怕连坟地都找不到了。

后来开车载着父亲回广东,经过邻市天门,父亲突然有些感伤地说:“我在天门有个亲戚。”

我大惑不解,追问父亲。父亲说,我的奶奶是天门人,姓温。父亲曾经按址去信寻亲,但没有回复,这成了他的心结。当年,兵荒马乱中,二婚的奶奶跟娘家断了联系。

父母一生埋藏了一个秘密,我们兄弟姐妹差点迎回祖爱,却被父母拒绝了。

那是父母婚后,有一天,奶奶找回家里,希望回来陪伴儿孙,但父亲当年不肯原谅抛夫弃子的亲生母亲。这事是邻居四婆告诉我们的,后来向父母追问这件事,父母不肯详说细节,都有些后悔。

我们兄弟姐妹的祖爱中唯一出现的外婆,毫无疑问给过我们温暖,可惜我没有记忆。

寻到外婆的墓碑,是2005年清明立的,生于1900年,卒于1970年,没有具体日期,留下一个永远的缺失。

因为采写纪实文学作品《大国空村》,向父辈刨根究底,刨出了一段家庭秘闻:我们从小住在外婆的娘家老屋里。

程姓外婆是同村族人,被家人嫁到邻村三屋村,娘家老屋变卖给了族中人,她又将女儿嫁回了娘家村里,嫁给了买下娘家老屋的家庭。我一次次想象,奶奶当年一次次回到自己的娘家老屋,看护自己的女儿女婿和外孙,是一种怎样的感受。如果外婆能长寿一点,她能以一己之力弥补我们的祖爱,治愈我整个童年。

在舅家墓地,没有找到外公墓碑,他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舅舅,生卒年不详,跟我的生活没有交集,像一个遥远的存在,我们只在焚香祭祖时,念叨他给了我们生命,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幸福温暖。

追问童年,知道祖爱是一剂生活的良药,隔代亲是他们送给孙辈的人生礼物,能够治愈一生。

于是希望身边年轻人,赶在父母健康时生下孩子,让孩子充分享受祖爱,孩子就能一生带着祖爱前行。

2022-07-31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