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长”(家中悍妻,以“家长”称之)赶早7:30的候机楼大巴,我一再强调,必须赶在7点前出门,并提前把车开到楼下。可“家长”磨蹭到7:05出门,我心急火燎,心里说,城里的路是为你一个人开的吗?!
估摸着时间尚早,上班的人多还没有上路,没有堵车之忧。我用最快速度赶去9公里外的候机楼,按说没有问题。
车到半路,身边的车开始多起来,“家长”有点不淡定了,自己打开导航,自言自语,还要15分钟到候机楼。我知道,等到了候机楼,领取预订车票和安检的时间就不够了,只能祈祷车辆延时发车。
“家长”忽然发了怒:“都怪这候机楼搬迁,搬到这么偏的地方,原来在盛景尚峰多好!”
我立即制止“家长”的抱怨:“候机楼都搬了2年多了,赶不上大巴是自己的责任。”
这盛景尚峰候机楼,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,许多人习惯到城里的CBD,从容地坐上机场大巴,附近居民还可以走着往返。
知道怀旧是没有意义的,赶路要紧。右脚永远踩在油门上,以法规允许的最快速度冲向候机楼,进道闸时冲着测温的保安喊:“我们赶飞机。”吓得保安缩回测温枪,放过了我。
目送“家长”跑步进入安检口,心里“哼”了一声,转身离去。
一个人走在回程路上,特地打开导航,测试一下用时,想知道从家到9公里外候机楼需要预多长时间,以便说服“家长”以后计划好时间,也为“家长”归程安排好接客时间。
导航没有选择翠景道调头后沿博爱路原路返回,而是自主选择了彩虹大道接中山路转悦来南路再转博爱路,里程还是9公里,提示用时26分钟,这是一个不太出乎意料的时间。
7:31从候机楼出发,一刻不停赶路,但离开候机楼就发现情况不妙,多数路段车辆拥堵,有点后悔没有走回头路。
好不容易转回博爱路,提前松了一口气,知道这是城市过境线,直行车辆可以全程无红绿灯通行,少了堵车之忧,家就在眼前,一忽儿就可以到家了。
不料,刚转到博爱路,下穿隧道出口两股车流就杠上了,出隧道口车辆没有给地面直行车辆留出空间。车到了沙岗跨线桥,就停在了桥上流动停车场,蠕动着向前爬行。
好不容易挨到了兴中道红绿灯口,等候红绿灯放行,却等了四轮红灯,感觉早高峰的博爱路更堵。心想,如果回程原路返回,用时可能更久。
终于回到市文化艺术中心,看一眼时间,已经8:30,这一程走了大约一个小时,心里惊呼“好险”,如果这个时间点送人去候机楼,只能错过机场大巴。
赶紧把用时信息告诉“家长”,意在提醒她以后赴候机楼赶大巴,记得提前一个小时从家里出发,以免耽搁行程。
等来的是一阵长久的沉默,知道“家长”是一个永不认错的人。
2020-09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