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能安居城市却苛求乡亲替你留守家园
2020-09-05 09:57:37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  离开山村迁居城镇是许多山民的选择。

9月4日,大河报豫视频官方账号发表《心酸!江西吉安一乡村小学开学仅剩6名学生,家长:去年还有21人》,引述网友爆料称,一乡村小学开学后三个年级只有6名学生,一年级只有1位学生,二年级有3位,三年级2位。几名学生坐在空旷的教室里,后面堆满了多余的课桌。家长称去年还有21个学生,其中,一年级11人,二年级6人,三年级4人。

链接:https://www.ixigua.com/6868566249895363086/

一年级学生从11个暴跌至1个,清晰地告诉人们,孩子被家长送到了教学质量高的城镇学校,这里绝大多数家长不再选择让孩子留守乡村接受教育。

一两个学生的班级、6个学生的学校,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,难免被撤并的命运,这是撤点并校的一个缩影。

笔者曾经对家乡湖北孝感家乡撤点并校做过深度调研,相关记录和思考在2015年出版的纪实文学作品《大国空村》里那篇《留守孩子:学生只有高峰期五分之一》里有所呈现。

以笔者的观察,平原地带乡村学校撤点并校相对早一点,因为人们离城镇近;山区学校撤点并校相对较晚,因为居住分散远离城镇。

近几年,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,农村孩子进城接受教育的速度都在加快,已经形成趋势。个别城市因为学校规模扩张跟不上农村学生进城速度,城区学校班额一度达到过百水平,超员严重。

山区学校留不住学生的背后,是中国人口空间布局优化提速,山民正在背弃愚公移山选项,转而选择智叟搬家理性,践行“搬不动山就搬家”的现代理念。

前段时间,笔者到位于乌蒙山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的云南昭通市调研发现,当地把大规模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抓手,三年搬迁8.44万户36.24万人入城。

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《乡土中国》里分析过中国人口空间布局形成,因为农耕社会人口繁育不断挑战生存空间,人们不得不不断开垦新的土地,驱动山区拓荒、江河湖海围垦,向大自然索取耕地,形成了乡土社会人口空间布局,大量不宜居住的土地上栖息着大量人口。

今年长江流域洪水,地处九江的江洲等镇呼吁乡亲返乡抗洪引爆舆论。江洲其实是四面被长江环绕的岛镇,注定要一次次接受洪水的考验,越来越多人选择离开是理性的抉择。

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早在1935年就提出了著名的瑷珲(黑河)-腾冲线(即胡焕庸线),指出当时在该线以东,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%,但人口却占全国的96%;在该线以西,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4%,但人口仅占全国的4%。

改革开放至今,一场史诗级的工业化、城镇化、现代化历程,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,正在优化人口空间布局,城市化乃至大城市化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,资源生态条件恶劣地区正在被抛弃,胡焕庸线东西人口空间布局已经改写。

因此,面对仅剩6名学生的乡村小学,我们可以感怀,但没有必要悲伤,这是农村城市化、农民市民化的必然代价,你不能安居城市却苛求乡亲替你留守家园。

2020-09-05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