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险企追着农户买”到“农户追着险企买”,政策性农保难在哪?
2019-11-07 18:03:16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台风中水稻大面积倒伏。

2017年超强台风“天鸽”和2018年超强台风“山竹”把市场化程度超高的珠三角种养大户打懵了,也把承保政策性农保的保险公司打懵了,于是,出现了这样的怪象,2016年还进村入户追着蕉农买的承保机构,2019年被蕉农追着买,消极应对不接招。保险公司与蕉农博弈背后,是高附加值农渔业与日俱增的风险。

农民之问:农渔业风险到底有多大?

据去年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,2017年中山供港澳食用农产品达69363批,货值29983.8万美元,主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、活畜禽、蔬菜、蛋制品等。其中食用水生动物4.9万吨,占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供应量50%以上;全年供应港澳蔬菜5.2万吨。珠三角中山市成为内地供港澳食用农产品的主要基地,蔬菜占澳门市场的8成,淡水鱼占香港的4成、澳门7成的市场份额。

中山市种养殖总面积59万多亩,其中水产养殖面积31万多亩,占全市种养殖面积的52.48%;花卉苗木类有12万多亩,占20.62%;蔬菜种植面积5万多亩,占9.54%。

就是这样一个港澳“大菜篮子”,2017年遭遇超强台风“天鸽”正面袭击,农业受灾面积19.9万亩,直接经济损失(含渔业)近7亿元。其中,种植业受灾面积14.94万亩,损失约5.22亿元;畜牧业损失2084万元;水产养殖受灾面积6万亩,损失超过2亿元。

2018年再次遭遇超强台风“山竹”袭击,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,其中,全市种植业受灾面积17.94万亩,损失8亿多元;畜牧业受灾损失2000多万元;鱼塘受灾面积5万多亩,损失2亿多元。

这些数据具体到一些受灾严重的种养殖户,可能是血本无归,往往在灾害降临后,受灾惨重的种养殖户救灾复产能力极弱。业界期待,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更多领域,以财政扶持拉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,尽可能实现险种全覆盖,给农业投资者及其项目上一道保险。

业界之困:谁来为农渔民上保险?

今年10月21日,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出台《2019 -2020年中山市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实施方案》,选择东升镇、港口镇、民众镇、神湾镇等4个有代表性的水产养殖镇作为试点区域,试点投保面积为4000亩。由政府财政补贴保费的80%,其中市财政补贴40%,试点镇财政补贴60%,采用天气指数进行定损理赔,有效规避理赔道德风险。

政策发布后,非试点镇区和不在试点区域的水产养殖户以各种方式表达愿望,希望加入试点行列,早日享受到政策性农保。

此前,政策性农保项目亏损让承保机构积极性受挫。2018年,中山市财政保险支出110万元,农户自交保费27.73万元,保险机构理赔金额407.16万元,处于亏损状态。于是出现了从“险企追着农户买”到“农户追着险企买”的逆转。调研中,一些蕉农表达了不解:保险公司为什么政策变脸?

他山之石:承保机构和种养户能够双赢

年内,因为政策性农保问题,笔者曾随中山市人大农村农业工委人员远赴华东调研,了解到的情况与珠三角正好相反,发现华东农渔业互保超前发展,刺激保险机构争抢政策性农保蛋糕,宁愿在部分险种上亏损,华东基本实现了政策性农保全覆盖,让农业发达的珠三角乃至广东相形见绌。

在研究政策性农保问题时,中山市领导拿出了国外一些先进的农业保险配套制度设计。如美国政府规定,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利计划,如农产品贷款计划、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;日本政府规定,凡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粮食作物、牲畜等应列为法定保险范围,进行强制性保险;印度、泰国、菲律宾等国政府规定,农户如不投保,则不能申请银行贷款。

为此,中山市认为,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做法,结合中山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际,研究制定一些配套政策。

2019-11-07

 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